6月27日,永泰能源(600157)旗下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举行1000MW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制造基地(一期300MW)开工暨德泰储能研究院揭牌仪式,标志着永泰能源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建设正式启航,在储能领域转型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活动现场,来自政府、企业、学界等各个领域的领导、专家和学者,共同见证了永泰储能源储能发展新的里程碑。
降本及商业化路径清晰,钒电池市场空间广阔
近年来,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,储能产业正进入发展快车道,各项新技术不断得到市场验证和应用。作为大容量长时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路线,我国的钒电池产业犹如凤凰涅槃,现已形成了完整的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,覆盖上游资源开采、冶炼,到电解液、电堆、双极板、隔膜、电极等的生产,且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。
为何钒电池被市场赋予更高期待?资料显示,全钒液流电池与国家能源安全有着紧密关联,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、电网储能及辅助服务、大型智能微电网等领域,是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。目前,钒电池在长时储能领域优势突出。相对于其他电化学储能电池,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大功率、本征安全、环保和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、长寿命等特点,且我国国内钒矿资源储量丰富,资源可完全实现自给,成为国内发展钒电池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同时,钒电池项目还具备建设周期短、选址灵活等特性,同样令钒电池适宜应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。据国际调研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 预计,到2031年钒电池全球容量将超30GWh,相较于目前容量而言,市场空间广阔而巨大。
另据中邮证券研报,钒电池循环寿命长,通常可以运行20年以上,容量无衰减,安全性高,散热性好,因此有望在长时储能领域首先爆发,与锂离子电池、抽水蓄能等储能形式形成互补。